頭部皮膚和其他部位的皮膚不同,頭皮上長滿了非常多的腺體,被稱為“皮腺”,腺體多,意味著分泌的油脂也會更多,所以相較于其他的皮膚組織,頭皮上出油的程度也會更高,大量的油脂會促使細菌滋生,炎癥也因此持續出現,如果頭皮很紅,很癢,發炎,甚至還能能摸到凹凸不平的“小疙瘩”或“膿包”,不可忽視。

 

頭皮經常又紅有癢,或許和這三種疾病有關

引起頭皮炎癥的三種疾病

1、毛囊炎

毛囊炎是以毛囊為中心,因為細菌感染所引發的炎癥疾病。輕度的毛囊炎可以通過日常清潔以及免疫調節恢復。如果毛囊炎遍布的位置太廣,細菌繁殖過多,則需要藥物治療。毛囊炎的一大特征,在頭皮膚毛囊會呈現“米粒狀”的紅腫,并且會有流膿,瘙癢的情況出現。

2、頭皮癬

皮癬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通常因為免疫力低下,導致皮膚表面細菌環境失衡所致。頭皮作為皮膚的一部分,也有可能出現頭皮癬的風險。出現頭皮癬時,最主要的癥狀就是瘙癢,并且會有大量細小的頭皮屑脫落,頭皮屑會堵塞住毛孔,引發炎癥,導致紅腫和疙瘩出現。如果有類似的情況,積極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3、脂溢性皮炎

相比于前兩種癥狀,脂溢性皮炎是更為典型,且更為常見的頭皮癥狀。也是毛囊炎和頭皮癬的早期癥狀表現。病情多表現為毛囊周邊的紅色丘疹,以及伴隨脫發,瘙癢,大塊的頭皮掉落的情況出現。不僅如此,脂溢性皮炎的癥狀不僅僅局限于頭皮,例如后脖頸,耳朵根以內的位置,也有可能因為病毒感染而出現“紅斑”的情況,如果有類似的癥狀需要注意。

由此可見,脂溢性皮炎有可能成為毛囊炎和頭皮癬的前置癥狀。并且其本身也會有頭皮紅腫發癢,長出疙瘩膿包的情況出現。因此,針對脂溢性皮炎進行治療調理,或能有效解決大部分頭皮癥狀。

得了脂溢性皮炎怎么辦?

 1、要改善飲食:脂溢性皮炎的一大誘因,在于頭皮油脂分泌過多,從而誘發馬拉色菌過度滋生,引發疾病。如果飲食過于油膩刺激,皮膚分泌的油脂過多,對于改善脂溢性皮炎有害無利。

 2、做好日常頭皮清潔:通過飲食改善了油脂來源,為了避免油脂和灰塵淤積,做好日常頭皮清潔也很重要。保持干凈的頭皮以及頭發,才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環境。如果得了脂溢性皮炎,洗頭的頻率一定要規律,切勿很久不洗頭,導致油脂累積,細菌滋生加重病情;同時也不要洗頭次數過多,洗發水反而會對頭皮造成刺激,損失過多油脂,降低頭皮的抵抗能力。通常情況下,建議一到兩天洗一次比較好,具體根據頭皮出油輕重程度決定。

3、借助藥物進行治療:常見的例如“抑菌性洗發水”,藥物成分能夠有效減少細菌生成;又或者使用硫磺皂或者硫磺軟膏,長期清洗頭發,從而起到抑菌殺菌的效果,但是硫磺皂對頭發的傷害比較大,只推薦在短期內使用,發質較差的朋友不推薦使用;還有例如維生素B,以及噴白醋等,都是緩解癥狀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長期調理以后,脂溢性皮炎均沒有改善,仍然建議盡早前往頤源居檢查治療。

 總結:頭皮的健康不容忽視,如果平時頭皮紅腫發癢,并且伴隨疙瘩、脫發的情況出現,警惕可能存在的疾病,從根源上調理,越早治療,效果也會更好,復發的可能性也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