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一個堪比“凌遲”的疾病,疼起來真的“要命”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我國痛風人群總數已經超過8千萬。目前,高尿酸已經成為繼“三高”之后的“第四高”!除了遺傳因素外,生活因素也不容小覷。

什么原因導致容易得痛風,痛風又該如何預防

容易引發痛風的原因:

1、肉類飲食太多

大量肉類食物中的嘌呤,會轉化為尿酸,如果這個劑量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謝和排泄能力,就會導致高尿酸血癥,也會使痛風的發病率迅速升高。

2、甜飲料喝太多

大部分甜飲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漿”,而痛風發作和果葡糖漿的攝入量存在正比關系。

3、喜歡喝酒

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痛風,尤其是啤酒。

4、過于肥胖

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因為這類人平時的飲食大都比較豐富,大魚大肉、甜飲料攝入過多、運動不足,這些都是誘發痛風的因素。

5、運動太少

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有利于身體代謝廢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6、過度勞累

近年來的分析發現,壓力過大成為誘發年輕人痛風的主要因素之一。

預防痛風發作,需要忌口:

1、不吃動物內臟,少吃紅肉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各種動物內臟,濃肉汁、濃肉湯、魚湯、海鮮湯等都不要吃。各種紅肉,在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吃;緩解期或高尿酸血癥狀態時,紅肉攝取量控制在一天50克以內。

2、少吃海鮮類食物

痛風急性期絕對不能吃的有(高嘌呤):貝類、牡蠣和螃蟹等帶甲殼的海產品;一些魚類,如鯉魚、鯽魚、黃魚等。可以少量吃的(中嘌呤):金槍魚、鱸魚等魚類;小龍蝦、河蝦、大閘蟹(除了蟹黃)等。

3、減少脂肪攝入、減肥

脂肪本身會阻礙腎臟對尿酸的排泄,高脂飲食還會導致肥胖和代謝紊亂。所以吃“肉”要選脂肪含量低的;炒菜少放油,植物油控制在20~30/天;堅果也要少吃。建議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4、不吃精制碳水化合物

鼓勵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30%以上,全天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25~30克。

5、嚴格戒酒、不喝甜飲料

喝酒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啤酒尤為顯著,具體排序是陳年黃酒 > 啤酒 > 普通黃酒 > 白酒 > 紅酒。急性痛風發作、藥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的患者,應嚴格禁酒精,另外,添加“果葡糖漿”、“白砂糖”、“蜂蜜”的飲料也要杜絕。

6、不吃干豆,可適當吃豆腐、豆漿

豆制品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部分代替一天中的肉類攝入。在痛風的急性期,每天建議的嘌呤總攝入量需要小于150毫克,所以只推薦雞蛋和牛奶這兩種幾乎為0嘌呤的食物作為優質的蛋白來源,不建議進食豆制品。在痛風的緩解期,每天建議的嘌呤總攝入量為300~600毫克,血尿酸未降至正常水平的建議按300毫克/天執行。因此,低嘌呤組的水豆腐、干豆腐,建議一餐食用小于100克;對于中等嘌呤組的內酯豆腐和腐竹,建議一餐食用小于50克。

7、每天喝夠1500毫升水

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務是多飲水,每日飲水量要保證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差不多相當于3瓶礦泉水。

8、少吃高糖食物

少吃甜食,保證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總結:痛風患者預防痛風發作,除了忌口以外還是要適當的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游泳、健走、跳健身操、練氣功、騎行等都可以,畢竟想要身體素質加倍,還需飲食運動相搭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