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為什么幾個月前甚至一個月前檢查都沒有癌癥,幾個月或一個月后就診斷有癌癥甚至還是晚期?其實這個很好理解,癌癥在不斷生長、不斷發展,一開始它可以靜悄悄地進行,或者現有技術手段難于在早期發現。如果沒有被阻斷,它就不會停下發展的腳步,或快或慢,遲早有一天,它終會顯山露水,會讓人不舒服,促使去檢查;或者主動檢查,然后查出癌癥;或者一段時間因為太勞累,免疫力下降,癌癥加速了發展速度從而顯露出來,多數癌癥的生長和發展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為了更好理解,不妨把癌癥比作是一棵樹,癌癥的發展就像是從“種子”到“大樹”的長成過程。癌癥的發展有5個成長過程:

 

腫瘤醫生揭秘癌癥的發展的5個成長過程,要抓住最佳干預時機

一、種子階段(癌前病變)

首先是癌前病變階段,也就是“種子階段”。

癌前病變就是惡性腫瘤(癌癥)的癌前階段,也就是說機體細胞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異常改變,不過還沒有發展到真正的癌癥階段,仍然不是癌癥,有一定的可逆性。也就是說,它既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真正的癌癥,也有可能自行或在采取某些有效的治療處理措施之后重新恢復正常。

很多慢性炎癥和息肉其實可能就是癌前病變,比如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結腸或直腸的家族性息肉或腺瘤,還有粘膜白斑病變(外陰或口唇白斑)、乳腺的囊性增生、皮膚的色素痣等都可歸入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有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癌,當然要重視,但不必過度恐慌。癌前病變就像是大樹長成前的種子階段,還不能稱為“樹”,種在土壤里,只有條件合適,有可能長成樹,但如果沒有適合的條件,或者將種子從土壤里挖出來,它就不會長成樹,或者根本沒機會長成樹。

二、樹苗階段(原位癌)

接下來是原位癌階段,也就是“樹苗階段”。

種子已經發芽,可以稱之為樹,但還只是小樹苗,根基還很淺,不會向四圍播撒種子,這個時候如果想除掉是很容易的,可以連根拔起讓它沒機會再長起。這就是“原位癌”。

原位癌,通俗地說,就是局限在原位的癌,當然也可以算是癌,但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癌(通常所說的癌是指浸潤癌)不同,還沒有向深部侵犯,還不具有明顯的侵襲性,也因此預后是非常好的,通過恰當的治療,完全可以治愈。

三、大樹階段(浸潤癌)

然后是浸潤癌階段,也就是“大樹階段”。

當樹苗繼續生長,根基變深(樹根向周邊和深部生長扎根),開始枝繁葉茂,生命力已經很強了,這個時候想要除掉它并不會太輕松,但只要處理及時,仍然有可能將它連根拔起,讓它沒有機會再長成。

但由于它的根系已經比較深了,在被拔起時,可能還會殘留根系(相當于手術后仍有可能殘留“看不見”的癌微灶或癌細胞),有可能會又重新長起來,就像是癌癥復發。

這就是真正的癌癥,也就是所謂浸潤癌,我們通常說某某癌(比如乳腺癌、肺癌、結腸癌)指的就是浸潤癌。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浸潤表示癌細胞已經從發生的部位向更深的地方侵襲浸潤。

四、種子向周圍播撒階段(區域淋巴結轉移)

再就是區域淋巴結轉移階段,也就是種子向周圍播種階段。

當長成的大樹繼續生長,它可能會將它的根系和種子向四圍延伸,在周圍再長成新的小樹,就像是癌癥的區域淋巴轉移。

五、種子向遠處播撒階段(遠處轉移)

最后是遠處轉移階段,也就是種子隨風向遠處播散階段。

如果條件合適,大樹可能借助某些力量比如風力,將種子播散到較遠處另一個地方,在另一個地方生根發芽,長成另一顆甚至更多的大樹,就像是癌癥發生遠處轉移。

癌癥遠處轉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癌癥已經晚期,已轉移到遠處的組織器官,比如肝、肺、骨轉移,也包括非區域淋巴結轉移。

 

總結:這五個階段中,癌前病變和原位癌是最佳干預時機,能將癌癥扼殺于萌芽階段,百分百治愈,一定要重視及時處理,當然,即便已經是浸潤癌了,如能早期發現,也仍有很大的機會治愈,怕就怕放任不管,一再錯過機會,癌癥一旦遠處轉移了,則多數情況下難有治愈機會(不過少數情況下仍有可能爭取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