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強大物質的代謝,維持體內的平衡。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及工作壓力的加大,甲狀腺異常的查出率越來越高,甚至有說法說,10個人中就能查出5個的,而且越來越年輕化,二十多歲就甲狀腺異常的已不再是新聞。甲狀腺異常怎么辦?異常是一定有甲狀腺疾病嗎?要不要管,要不要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異常,別慌我們可以這樣做

甲狀腺異常怎么辦,要不要管?

甲狀腺異常可分為功能的異常和形態的異常

功能異常:是指靜脈抽血時,甲狀腺激素水平發生異常,主要分為甲狀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甲功七項可發現甲狀腺的功能異常(簡單記住一條:任何原因使得甲狀腺激素過多、過少都屬于甲狀腺功能異常。

形態異常:主要是指甲狀腺的腫大或者是有包塊,有甲狀腺腫、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瘤等,這些疾病可以導致甲狀腺的腫大,形態改變。

如果確診是甲狀腺功能上的異常,甲狀腺形態上的異常,一般需要進行下一步的病理細胞學檢查,做甲狀腺穿刺,拿到細胞以后做病理學的檢查,有助于鑒別甲狀腺疾病的性質,良性還是惡性,急性還是慢性,溫結節、熱結節、冷結節,還是涼結節等,這些檢查對后期醫生的治療也能提供方向和方法;如果屬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或者是輕微的甲狀腺囊腫,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按醫生要求定期復查即可。

甲狀腺異常一定是有甲狀腺疾病嗎?

查出甲狀腺異常,僅提示有甲狀腺疾病風險,僅是風險,并不代表患病。所以,放放心吧,甲狀腺異常也不等同于甲狀腺結節。查出異常后,還是需要醫生判斷和診斷的,如果體檢診所中查出異常,建議線下去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面診面談。診斷是否存在甲狀腺疾病不能僅看檢驗數據的參考值范圍,還需要具體分析當時的狀態,這樣才能減少誤診、誤治。

甲狀腺異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各種甲狀腺分泌激素不足或者過量以及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均可以導致甲狀腺疾病的發生,其中最為常見的原因有:

1、碘元素攝入不合理

如果長期攝入過量加碘鹽,或者長期食用過多含碘量高的食物,容易增加甲亢的發病率。

反之,碘元素攝入過少或體內缺碘時,則容易引發甲減。

2、感染因素

比如感冒、肺炎、扁桃體炎等,也可以誘發甲狀腺疾病。

3、免疫因素

體內產生了抗甲狀腺的自身抗體,使甲狀腺組織遭到了破壞,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得以釋放入血。

4、情緒因素

精神緊張、焦慮、長期壓抑、情緒激動、心情不好等,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分泌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以維持這種狀態,導致甲狀腺的功能異常,導致甲狀腺疾病的產生。

5、長期過度勞累

長期精神疲勞、工作勞累等使人體抵抗力下降,也可以誘導甲狀腺疾病。

6、遺傳因素

比如直系親屬中有甲亢者,后代中有甲亢的概率可能就會高于正常家庭。

7、其他因素

比如撞傷、摔傷、孕早期等,也有可能誘發甲狀腺病變。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怎么辦?

“結節”,常指生物體表面或內部組織中圓形的小突起,就像繩子打了結一樣,不再那么絲滑。而“甲狀腺結節”,無非就是甲狀腺表面或內部,一個個結構異常的小團塊。查出甲狀腺結節怎么辦?要不要治?跟甲狀腺癌有關系嗎?

這就上答案:先辨別結節的良惡性。即復查超聲+抽血做個甲狀腺功能檢查,如果還糾結,再做個穿刺活檢。

檢查完之后,要不要手術,要分以下情況:

1、絕大部分良性小結節,定期復查(一般6~12月復查一次),觀察其變化;

      Ps.定期復查也是能盡早遏制良性轉惡性情況的發生(時間久了經歷的多了,人可能會變,結節也是),一旦發生異異樣,及早出手,健康損失小。

2、極小部分良性結節,需要治療(比如手術、微創消融),具體治療方案,還要和醫生見面詳細溝通。這部分良性結節常具有這些特點:

1)長的太大,壓迫到了氣管和周圍組織

2)導致了炎癥,并反復發作

3)出現了合并甲減或合并甲亢情況

4)影響到了個人正常生活

3、惡性結節,趁著轉移和侵襲沒那么瘋狂時,及早“斬立決”,多能斬草除根。

總結: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疾病,預后比較好,不用過于擔心,以至于擔心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反而更不利于身體健康了,對于極少數惡性的情況,比如甲狀腺癌(也屬于甲狀腺結節的類型),經過早期的手術治療,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癌預后非常好,也不會影響生命長度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