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體檢中,常有一項“肝膽脾胰腎B超”或“腹部重要臟器B超”檢查,操作起來就是先用粘液涂在肚子上,然后用探頭在肚子上來回移動掃描,雖然操作看似很簡單,但我們可不要小看這一項,因為肚子里隱藏的東西很多,包括病變風險,都是通過B超給揪出來的。在這些病中,就有一些名字,第一次聽到它的朋友,肯定會擔心它是不是什么大病,其實有些病并沒有名字聽著那么可怕,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都有哪些聽著“可怕”的病情:

1、肝囊腫
肝囊腫,根據數量,可分為多發和單發,是一種良性肝臟疾病。一般體檢發現的肝囊腫都不需要處理,只有囊腫特別大,壓迫到臨近器官,才需要處理。這時,大都通過微創手術來治療,也不必太過擔心。
2、肝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畸形,全身都可能發生,常見的比如四肢、身體軀干等,如果發生在肝上,就叫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非常韌的瘤體,除非外傷刺破,本身很難破裂。因此,如果肝血管里路沒有什么癥狀,定期B超觀察即可。但血管瘤是會長大的,四肢上的血管瘤可能從一粒米大小,長到一顆硬幣那么大。如果肝血管瘤非常大,壓迫臨近器官,這時候就要到大型醫院做手術了。
3、膽囊息肉
B超常見的描述之一是“膽囊息肉樣病變”,大都不用擔心,定期觀察就行。但對以下幾種癥狀者,建議手術:
(1)膽囊息肉大于1cm;
(2)伴隨膽結石及膽囊炎;
(3)因膽囊息肉而有思想負擔,影響工作和生活。
可能會有朋友會問:膽囊畢竟是人體的一部分,肯定都有用處的,能不切嗎?其實切不切,主要看病情,如果膽囊經過長期病變折磨,已經萎縮、功能很差,甚至有癌變趨向,還是聽醫生的建議為宜。事實上,對大多數人來講,膽囊切除后并不影響正常生活,而且有避免膽囊結石或息肉復發。
4、脂肪肝
脂肪肝屬于我們常說的“富貴病”的一種,即攝入脂肪過多,但肝細胞代謝功能障礙,導致脂肪堆積在肝細胞內,簡單地來講就是脂肪沉積在肝細胞內,其中有兩種人愛中招:
(1)肥胖超重人群:血糖、血脂高導致的脂肪肝。
(2)應酬多的人:可能人也不胖,但因為應酬多、常喝酒,酒精促進脂肪在肝細胞沉積,也就是酒精性脂肪肝。
得了輕度脂肪肝,因為它一般沒有什么明顯表現,很多人查出來后身體未感不適,依然胡吃海喝,這是不對的,如果這時候開始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控制飲食、戒酒和鍛煉就會極好的控制它不往中、重度發展。一旦發展到中、重度脂肪肝時,人便會出現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癥狀。不加節制,更可能會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甚至會升高肝硬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總結:以上幾種病情一旦查出不必過分擔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還是要到正規醫院去檢查,具體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還是得聽聽專科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