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注意身體的保養,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引起內分泌失調、大腦的供血不足,出現精神頹靡、疲憊不堪、失眠多夢等等癥狀,且免疫力弱的人在被劃傷或身體出現傷口后,較常人更容易出現感染情況。另外,這類人對外界的環境刺激比較敏感,如果天氣變化不注意增添衣物,就會“分分鐘”導致感冒發燒,而且感冒痊愈的時間都會比常人稍長一些,那么我們來聊聊哪些人容易免疫力低下?又該如何提高免疫力?

1、經常熬夜的人
長期熬夜的人容易造成內分泌系統紊亂,擾亂人體生物鐘,易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2、經常心煩苦悶的人
情緒也會影響免疫力,經常情緒緊張、悲觀消極、心煩苦悶的人,往往會比樂觀開朗的人免疫力差點兒。
3、鼻子容易出汗的人
在情緒驚動、精神緊張、活動和講話過多時鼻子易出汗,這類人群更容易疲累、感冒。
4、睡眠質量不佳的人
長期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佳會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生病幾率也會隨之增加。
5、缺乏運動的人
長期缺乏運動,身體氣血運動同時也會變慢,導致肌肉松弛無力,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6、愛挑食的人
長期挑食、偏食的人會營養攝入不全面,導致免疫力差,會誘發許多小毛病。
7、暴飲暴食的人
經常進食過飽會出現“積食”、“食滯”。久積化熱、久積至虛,從而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反復感冒、咳嗽等。
日常如何提高免疫力?
1、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臨床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臟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消滅。所以建議經常熬夜人群,適當調整好作息習慣早點睡覺。早睡早起、按時作息、勞逸有度,保證睡眠,使體內生物鐘正常運轉,增強免疫力。
2、飲食營養均衡
(1)葷素搭配:合理進食魚蝦肉蛋奶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的同時,也不能忘了要搭配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和水果,葷素、粗細搭配、飲食多樣化(每人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這樣身體獲得的“養料”更足更全面,更動力提升免疫力哦!
(2)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能參與人體組織代謝,更新和修復,維持健康和生命活動,是免疫的物質基礎,是構成抗體和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和補體主要成分,是構成白細胞、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等主要成分,含量占到90%以上。嚴重缺乏蛋白質會使淋巴球數目大減,免疫力明顯下降。)
(3)補充維生素:維生素是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既不構成組織的原料,也不供能,人體需要量很少,但卻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多數體內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給,與免疫力相關的維生素有維生素A、B群(B1,B2,B6,B12)、C、D、E、葉酸、泛酸鈣和煙酰胺。缺乏任何一種,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4)低鹽、低脂、低糖:營養學角度,清淡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真味,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的營養成分,有助于滿足身體的營養所需,為身體各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燃料”,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5)適當補水:每成人每天飲水(溫白開就可以)1500~1700ml,飲水量滿足身體內循環所需的同時,還有助于排毒、提高自身免疫力。
(6)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規律、定時進食,這樣既可防止產生饑餓感,又可滿足身體營養需要。如果飲食無序,腸胃工作也就沒有規律,長期如此,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容易造成胃潰瘍和腸道疾病。而我們70%以上的免疫力來自腸道,如果腸道生了病,免疫系統自然受牽連受影響。)
3、堅持適當的運動
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鍛煉是防病強身的靈丹妙藥,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助于延緩衰老。試驗表明,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人體的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強。但運動只要微微出汗、心跳加快即可,可以嘗試一些比較柔和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瑜伽等。
4、盡量好心情、擁有好心態
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荷爾蒙成分增多,從而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誘導腫瘤的發生。而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有助于提高內分泌的調節,促進內環境的穩態,也讓身體更加健康,免疫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總結:日常不妨培養一些個人興趣愛好,來轉移或分散不良情緒的困擾,比如練練書法、聽聽音樂、種種花、種種菜等,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同時,還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